- · 东方论坛版面费是多少[11/04]
- · 《东方论坛》投稿方式[11/04]
CSCO-复宏汉霖(02696)肿瘤免疫高峰论坛圆满举行(3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此环节由周彩存教授和孔北华教授主持,多位专家从H药的药理学特性及其针对消化道肿瘤、妇瘤、肺癌等领域免疫治疗优势等方面多维度剖析H药的创新之
此环节由周彩存教授和孔北华教授主持,多位专家从H药的药理学特性及其针对消化道肿瘤、妇瘤、肺癌等领域免疫治疗优势等方面多维度剖析H药的创新之道。
王宝成教授介绍到,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数据,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457万例,占全球23.7%,新发癌症前十位的均为实体瘤,死亡人数排名前九位的也都是实体瘤。目前,免疫治疗已成为实体瘤治疗的重要手段,其中以PD-1/PD-L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显著,可改善患者预后,降低死亡风险,但在临床仍存在药物可及性低以及医生缺乏使用经验等问题,导致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的不规范。因此,CSCO免疫治疗专委会特别推出《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》,以期规范诊疗、让免疫治疗更加有据可依。而本次CSCO推出的《CSCO实体瘤免疫治疗白皮书》,基于科学的临床调研,更系统地描述了我国当前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,包括处方情况、用药频率、不良反应处理、生物标志物检测等,此外,白皮书还将帮助了解不同科室临床医生免疫治疗的观念差异,知晓临床医生对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和认知,为相应临床研究及规范化治疗奠定基础,从而推动我国免疫治疗规范应用,提升我国肿瘤规范化诊疗和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水平。
李进教授在大会上介绍了肠癌临床研究的进展,他说: “免疫治疗给很多肿瘤带来了福音,针对MSI-H实体瘤,PD-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显著。作为一款创新型的PD-1抑制剂,斯鲁利单抗在MSI-H型结直肠癌患者中12个月OS率高达88.7%,为患者提供了更优的用药选择。此外,针对于肠癌中占比更高的MSS型患者,全球也开展了众多临床研究,探索免疫治疗联合化疗、小分子抗血管靶向药物、其他PD-1/PD-L1靶向药物等来提升治疗效能,降低毒副反应,延长患者生存期。未来,免疫治疗作为肠癌领域的重要治疗手段将迎来更多创新,例如,双免再联合其他靶向药物,包括BRAF或抗血管的靶向药物等,相信肠癌的治疗能够从中取得更多突破,期待肠癌治疗的春天尽早来临!”
本文源自智通财经网
智通财经APP获悉,7月3日,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(CSCO) 和复宏汉霖(02696)联合举办的 “CSCO-复宏汉霖肿瘤免疫高峰论坛” 于线上隆重举行。
在专家讨论环节,在主持人李进教授的引导下,各位嘉宾针对我国免疫治疗发展和相关药物研发趋势各抒己见。沈琳教授表示,免疫治疗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,越来越多的PD-1/PD-L1投入临床使用,取得了显著的疗效,但其耐药性问题值得关注。对此,First-in-Class和Me-Better是未来药物研发的方向之一,此外,相关企业也需探索拓展适应症的布局,真正聚焦临床需求,以“立足中国,放眼世界”的胸怀,推出更多高品质免疫药物。秦叔逵教授提到,国内PD-1/PD-L1领域竞争激烈,同质化现象严重。近年来,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,旨在引导企业做好产品立项,寻求差异化发展。在此背景下,免疫治疗的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是关键,本土创新药企更要致力创新,以差异化、可持续的竞争推动肿瘤免疫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。张文杰先生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分享了看法:“肿瘤免疫药物的‘内卷'是行业发展早期的产物,这是一场大浪淘沙的过程,最终留下的必将是具有独特优势、更为优秀的企业。对于复宏汉霖而言,这是个历练的过程,因我们在研发、生产和商业化方面的强大实力,我对H药的脱颖而出充满信心。”徐瑞华教授最后补充道,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,需要通过企业、研究机构等各方共同努力来更深层次地剖析该治疗模式,充分挖掘潜力,更好地将免疫治疗应用于临床治疗,探索更多联合其他疗法的可能,为肿瘤治疗带去启迪。
文章来源:《东方论坛》 网址: http://www.dongfangluntan.cn/zonghexinwen/2022/0705/557.html